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国际站登录注册帮助

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全球排名第二 “硬科技”属性日益鲜明

时间:2024/6/9 8:19:29 来源:打印

随着胡润研究院于近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独角兽企业榜单,我国独角兽企业发展现状也浮出水面。一方面,《2024全球独角兽榜》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12月31日,中国共有340家独角兽企业,全球排名第二;另一方面,2023年我国新晋独角兽企业数量为56家,其中多为智能制造、能源电力等“硬科技”企业。

所谓独角兽企业,是指估值超过10亿美元,且还未上市的公司,其作为加快塑造新动能、新优势的重要抓手之一,已然成为世界上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
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目前,就全球经济体而言,能够适宜独角兽企业成长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不多,中国独角兽企业连续多年在全球独占鳌头,充分说明中国软硬环境不仅更适宜独角兽企业发展,而且中国资本、技术和人才等市场更倾向于为独角兽企业赋能。

我国独角兽企业成长迅速

近年来,独角兽企业作为具备强大创新能力和巨大成长潜力的企业群体,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新经济、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引擎,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。

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陈宇恒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,独角兽企业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。特别是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,独角兽企业通过引领科技和商业模式革新,加速了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,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”

《2024全球独角兽榜》显示,截至2023年底,我国已累计拥有340家独角兽企业,全球排名第二。其中,2023年,我国新晋56家独角兽企业,平均每周一家以上。从所属行业来看,我国独角兽企业主要来自人工智能、半导体和新能源行业;从企业成长性来看,《2024全球独角兽企业榜》前十位有字节跳动、蚂蚁集团、Shein(希音)和微众银行4家企业入围。

我国独角兽企业成长迅速的背后,离不开从国家到地方接连出台鼓励支持政策。例如,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支持培育发展独角兽企业的若干措施》提出,“重点筛选掌握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或行业颠覆性技术,创新能力强、发展模式新、成长速度快、市场前景好的企业,分层次建立独角兽企业培育发展库,按年度发布入库企业名单,并实施动态更新调整”。

除政策支持,独角兽企业的成长壮大还离不开风险投资等创新创业资本为早期、初创、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的有力支持。

苏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独角兽企业之一,公司CEO容力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介绍:“在发展过程中,公司获得了满帮集团、红杉中国、一汽解放等国际领先基金与战略合作方的有力支持。如今,公司的自动驾驶产品已经通过众多头部物流客户商业化运营验证。截至目前,智加科技携手中通快运、安能物流、荣庆、申通、德坤、黑豹等合作伙伴开启的联合运营,已覆盖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京津冀和长江中游经济圈等区域。”

新晋主体“硬科技”属性鲜明

近年来,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、市场竞争不断白热化带来愈加激烈的挑战等因素影响,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速度有所放缓。

但值得注意的是,数量上的放缓不代表质量上的下降,从新晋企业“硬科技”属性愈加鲜明当中便可窥见。

《证券日报》记者整理统计2013年至2023年我国独角兽企业所在行业情况发现,近年来,我国新晋独角兽企业正呈现出明显的“硬科技”属性。相较于2013年至2017年期间,独角兽企业聚集在金融、文化娱乐、企业服务、汽车交通、物流仓储赛道,2021年至2023年,智能制造、能源电力成为新晋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赛道,汽车交通、人工智能、医疗健康赛道新晋独角兽企业数量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。

陈宇恒表示,目前,我国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于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杭州等城市,并活跃在人工智能、集成电路、医药健康、新消费、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领域,展现出高度的行业集中度和技术驱动性。

展望未来,宋向清表示,战略层面要将支持独角兽企业发展纳入重大战略布局,制定独角兽企业战略发展规划,有目的、分行业有序推进独角兽企业高阶成长。


责任编辑:rain

本文标签: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全球排名第二 “硬科技”属性日益鲜明

相关评论